禹唐體育註:
Under Armour正在被接連不斷的壞消息纏繞著,當然,美國不太景氣的運動用品市場這時候應該站出來背鍋,但是即便如此,Under Armour在一眾美國本土品牌裡也要劃到不及格陣營。
上月底,Under Armour發佈瞭2017年第三財季業績報告,整體下滑勢頭難以阻擋。更主要的是,自品牌上市以來,Under Armour首次出現季度內營收下滑,至於凈利潤更是暴跌58%至5420萬美元。無奈之下,公司隻能把全年營收增幅預期繼續下調至個位數,集團創始人對這樣的表現也直言失望,UA的2017年應該難逃慘淡收場的命運瞭。
財報公佈當天,公司股價暴跌近20%,不過這對於Under Armour而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瞭。本年度,Under Armour的股價已經累計下滑44%,如果從最高點開始算,公司股價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裡已經急墜75%。問題是,股市上的Under Armour神經太過敏感、脆弱,沒有人知道這種下滑趨勢何時到底。
日前,Under Armour 官網股價再次刷到新低,已經跌至11.36美元,事出起因於一位集團高管離職。據Under Armour的最新聲明顯示,集團主管鞋類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彼得·魯佩(Peter Ruppe)已經決定離職,他的職位將由現任全球籃球部門副總裁瑞恩·德魯(Ryan Drew)暫時接管。
事實上,從上個月開始,Under Armour 鞋高層就處於持續動蕩中。在魯佩之前,已經有包括集團聯合創始人基普·福爾克斯(Kip Fulks)、首席營銷官安德魯·唐金(Andrew Donkin)、女性及青少年業務主管帕梅拉·卡特萊特(Pamela Catlett)以及運動時尚總裁本·普萊斯(Ben Pruess)相繼離開瞭集團管理團隊。
從今年7月10日起,凱文·普朗克正式將總裁一職讓位於在鞋履方面經驗豐富的帕特裡克·弗裡斯克(Patrick Frisk)。有分析就指出,弗裡斯克的到來勢必會引發一些管理層變動,與其一同任命的還包括首席技術官保羅·菲普斯(Paul Fipps)以及全球采購總監科林·佈朗尼(Colin Browne)。很顯然,提振Under Armour的鞋類業務是弗裡斯克的首要任務,魯佩很可能是在這場洗牌中出局。
魯佩曾經在耐克供職25年之久,在運動鞋行業內經驗豐富,他是在2015年初加入Under Armour的,那正是這傢黑馬公司如日中天的時候。雖然庫裡的個人簽名鞋一經推出就引爆市場,但是事後證明,UA 鞋子效應也不是萬無一失的。隨著產品的創新能力下降再加上一些渠道上的不可抗力,Under Armour在運動鞋市場也逐漸失守瞭。
今年,Under Armour本想借助Curry 4扳回一城,怎奈又因為運輸問題影響瞭零售商貨物上架,這也讓這款鞋履的銷售前景撲朔迷離起來。當然,從財報上看,Under Armour業績下滑更多還是由服飾品類造成的,但是不可否認的是,Under Armour的運動鞋並沒有撐起整個品牌,才使得業績增長舉步維艱。
上一財季,UA 鞋類業務同比上漲瞭2.2%,但是對於眼下的Under Armour,這樣的業績顯得有些杯水車薪瞭,要知道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可是超過瞭40%。Under Armour要想盡快復蘇,必須要繼續強化自己的主要品類。上個月,有消息稱Under Armour打算砍掉滑雪、沖浪等小眾裝備市場,甚至還包括網球這個大品類,目的就是為瞭專註於籃球、運動休閑等重點領域。
另外,還有一點是讓Under Armour尤為頭疼的,那就是品牌在美國本土市場的萎靡不振仍在持續。其實UA 跑鞋在美國以外的市場都保持著相對喜人的增勢,其中以亞太地區以及拉美市場最為突出。可惜的是,Under Armour的主要佈局還是來自國內,上季度12%的同比營收跌幅對整體業績產生重創。
曾經,Under Armour在美國青少年群體中極具影響力,但是在今年的前兩個季度,Under Armour又將振興青少年市場列入瞭品牌拯救計劃。也就是說,更年長一些的孩子已經不再喜歡Under Armour,品牌正在這些人群中喪失威信。
據Piper Jaffray前不久做的青少年評估報告顯示,這一受眾群已經不再購買Under Armour的產品瞭。在過去的一整年,Under Armour是那些來自高收入傢庭的男性青少年最不會主動購買的品牌。這一調查結果與富國銀行在今年早期的一份調研如出一轍,在男性青少年最喜歡的運動鞋排行榜上,Under Armour也排在瞭最底部。
該行分析師表示,隻有27%的被調查者表示出對Under Armour的好感。讓人意外的是,Curry戰靴同樣不受歡迎,隻獲得瞭19%支持率。另外,隻有17%的被調查者表示對Under Armour運動鞋有很強的購買欲望,而不太可能購買的比例卻高達33%。
對於一個運動品牌而言,運動鞋一定位於商業核心地帶。耐克65%的銷售額都是由鞋履品類貢獻的,而Under Armour卻表現得很畸形,隻有20%的銷售額來自於鞋類市場。可以說,UA 運動鞋要想恢復競爭力,必須要在運動鞋市場迎頭趕上,因為它現在已經落後太多瞭。
市場研究機構的知名分析師馬特·鮑威爾還指出,Under Armour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把握住市場流行趨勢,因此也損失瞭很多年輕受眾。雖然運動休閑風已經沒有前兩年那麼火爆瞭,但是從愛迪達在美國市場的火爆來看,市場的風向還沒有完全偏轉。
鮑威爾認為,Under Armour沒有把與蒂姆·柯本斯(Tim Coppens)合作的UAS系列推向更廣泛的大眾市場是有些遺憾的,這應該是錯失瞭一次良機。不過Under Armour前不久又和嘻哈歌手A$AP Rocky簽訂瞭代言合同,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瞭運動休閑市場的重要性,一個自帶流量的明星代言人確實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Under Armour 慢跑鞋要想在美國市場恢復元氣恐怕尚需時日,因此,海外市場要承擔起更多責任,尤其是中國市場。今年的雙十一,Under Armour中國甚至與美國總部做瞭一次直播連線。雖然從結果來看,Under Armour的雙十一銷量隻能排在運動戶外品類的第九位,還不及New Balance、斯凱奇和彪馬,但是相比於去年,Under Armour的雙十一銷售額增長瞭142%,達到瞭1.7億元。
眾所周知,美國的實體零售業依然萎靡,這對於體育用品行業的影響極大。因此各品牌不得不積極發展線上渠道,據Under Armour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埃裡克·哈斯克爾(Erick Haskell)介紹,Under Armour未來的電商銷售要占到整體業務的40%。但是總體來說,Under Armour想重振核心業務的道路依然漫長,另外,改變Z世代(1996到2010年間出生的青少年)對品牌的認知也非朝夕之功。